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法規(guī)依據是什么

122次 2025.10.21

  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作為評估產品呼吸道安全風險的法定環(huán)節(jié)。不同于涂抹類化妝品主要關注皮膚刺激,噴霧、發(fā)膠、定妝噴霧、爽身粉等產品在使用時,易產生微小顆?;蜢F滴,可能被使用者或周圍人群吸入呼吸道(甚至進入肺部),該試驗為產品標注“敏感人群慎用”“避免近距離大量噴灑”等警示提供科學依據。


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


  化妝品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法規(guī)依據


  1.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(guī)范(2022年版)》


  該規(guī)范是國內化妝品毒性試驗的“操作手冊”,其中對急性吸入毒性試驗的規(guī)定覆蓋全流程:


  試驗方法細則:明確要求采用大鼠吸入暴露模式,規(guī)定了動物品系(SPF級Wistar或SD大鼠)、體重范圍(180-220g)、劑量組設置(3-5個梯度)、暴露時間(4小時)及觀察周期(14天)等關鍵參數;


  結果判定標準:統(tǒng)一了半數致死濃度(LC??)的計算方法(概率單位法、寇氏法)及毒性分級標準(實際無毒、低毒、中毒等),與前文試驗流程形成直接對應;


  適用范圍界定:清晰劃分了需開展試驗的產品類型(噴霧、粉末、高揮發(fā)性產品等),為企業(yè)判斷試驗必要性提供明確依據。


  2.《化妝品監(jiān)督管理條例》


  作為化妝品監(jiān)管領域的“母法”,該條例從安全底線角度對毒性試驗提出強制性要求:


  核心條款:第二十二條明確規(guī)定,“化妝品注冊人、備案人應當按照國務院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的規(guī)定,對化妝品原料、直接接觸化妝品的包裝材料進行安全性評估;對化妝品進行安全評估,保障化妝品安全”。對于噴霧、粉末等易產生吸入風險的產品,急性吸入毒性試驗是安全性評估的法定內容之一。


  法律效力:條例直接界定了試驗的法定必要性——若產品存在呼吸道暴露風險,未開展或未按標準開展急性吸入毒性試驗的,將視為“安全性評估不完整”,面臨注冊備案駁回、產品召回乃至行政處罰的風險。


  3.《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》


  作為條例的配套規(guī)章,該辦法進一步細化了試驗結果在注冊備案中的應用要求:


  試驗結果的申報要求:明確規(guī)定化妝品注冊或備案時,需提交“符合要求的安全性評估資料”,其中包含急性吸入毒性試驗報告(針對適用產品);


  試驗機構資質要求:要求試驗需由“取得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”開展,確保試驗數據的權威性與可追溯性。